行业技术
教育有关的正能量分享和感悟?一段有正能量的教育意义的段子
孙权儿女的结局,说起三国时期的孙权,想必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不会陌生,很多人不了解孙权的家庭情况,特别是孙权的子女情况,以及孙权子女的结局都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孙权儿女的结局,喜欢孙权的朋友可以一起进来了解下吧。
网络配图
孙权一共有7个儿子,3个女儿,至此梳理一遍这10个人的命运。
长子孙登,229年被立为太子,241年病死,活了33岁。
二儿子孙虑,早死,活了20岁。
三儿子孙和,242年被立为太子,250年被废,后被孙峻杀死。活了30岁。
网络配图
四儿子孙霸,242年被封为鲁王;251年被废,后被赐死。他生于哪一年难查,死时大约在20多岁。
五儿子孙奋,252年被封为齐王,因为是庶出,与太子彻底无缘。他一生郁郁不得志,心怀怨恨,擅自调兵、诛杀大臣。吕岱劝他,他回答:我就做违法的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完全一副自暴自弃的无赖样。等到孙皓即位,有传言称他将被立为皇帝。270年,孙皓怀疑他有野心,下诏杀死,五个儿子同时处死。他生年不详,估计在30多岁。
六儿子孙休,258年即位,264年去世。死时30岁。
七儿子孙亮,252年即位为帝,258年被废。不明不白地死去,仅17岁。
再来看看他的女儿。
大女儿叫做孙鲁班,小名叫“大虎”,第一任丈夫,是周瑜的儿子周循。周循死得早。第二任丈夫,是卫将军全琮。全琮谦和待人,平安去世。但孙鲁班为人歹毒,害死了亲妹妹和太子孙和。恶有恶报,她自己参与谋杀孙綝,事情败露,被流放外地,后半生凄苦,死于哪年不详。
小女儿叫做孙鲁育,小名叫“小虎”,都是步夫人所生。第一任丈夫是朱据,后来嫁给了一个书法家叫刘纂。她是被姐姐害死,老公朱据被孙弘害死,她和朱据的两个儿子又遭孙鲁班陷害,被孙亮捕杀。一家人命运都悲惨之极。
网络配图
还有一个女儿,经历不详,但也是死得早。
孙权是个长寿的皇帝,然而他的子女们中,孙休、孙登、孙虑是生病去世,但最长的也只有30多岁,不知道得了什么奇怪的病,为何治不好。其他的人死于流放或被杀。总体概括:所有的子女都不得好死。
“悔不该生在帝王家”,这句话放在孙氏家族也是合适的。因为多是相互残杀而身亡,这与孙权没有安排好即位人有极大关系。在“二宫之争”时,孙权已经预感到国家可能陷入大乱,对孙峻说:兄弟间不和睦,大臣们离心,恐怕就要重复袁氏的失败,为天下人嘲笑
教育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教育必须顺应自然
什么是自然教育法?
道法自然,顺其自然
自然而然,回归自然
这十六个字是自然教育法的核心
论的是教育之道
教育家长、教育孩子均需有一定之道
《道德经》有句话叫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也说过“我无为,而民自化”
在很多人对道家的认知里
什么都不用去做,一切自己就会好起来
什么都不做就是道法自然,就是无为而治
这样理解,不仅片面
且与其含义背道而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先有“道”,后有“万物”
只有先找到了事物运行的规律
找到了合适的“道”
才能三生万物,自然运转,无为而治
因此“只要教育道对了,教育自然轻松了”
如果没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之道
那家长必须有所行动
这正是普明自然教育法所提倡教育之道
为孩子找对了教育之道
孩子自然就能获得真正的智慧
孟母三迁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了解
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孟子的母亲搬了三次家
最终成就了 “亚圣”孟子
孟子早年丧父,孟母织布为生,生活艰难
其处境比我们可能要差很多
为了孩子找到正确的成长道路
孟母一再搬家,直到找到正确的“教育道”
找对了教育的“道”
孟子自然而然就成才了
我们再反思一下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孟母为何非要搬家?
自然是要为孟子找到教育的“道”
家长朋友们特别要注意
无为,不是你在教育上不作为的借口
顺其自然,更非放任不管
很多家长应该都遇到过下面这些情况
· 孩子哭了闹了,把手机给孩子玩
· 孩子说谎骗人,耳提面命的教育一番
· 孩子学习不上进,就把孩子关家里学习
家长在教育上的无能
给孩子带来的可能是一生的伤害
普适的九年制教育下
孩子们野蛮生长,进而优胜劣汰
对优等生更为友好
学习不好的孩子是无法找到成长自信的
换句话说
你的孩子可能已经是被淘汰的那部分人了
自然教育法讲究顺其自然
顺应孩子的天性,并加以合理的引导
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帮孩子找到成才之路
进而实现人生的进阶
来普明学苑,学习江老师自然教育法
让孩子成长,快人一步</p。